close
歡喜心,源於欣賞。欣賞,是發現美的表現。眼裡時時跳躍著美好的事物,世界會因你而精彩。欣賞別人,胸中就不會有狹隘,天地會豁然開朗,生活中就不會有無謂的煩惱;欣賞自己,就能不卑不亢地活著,就能發現最優秀的自己。煩惱,就是不滿意。當你覺得什麼都看得順眼時,歡樂就會無處不在。
請保留一份單純,使你多一份與人的友善,少一些心靈的冷漠麻木;請保留一份單純,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樂,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。
當你在生活中經歷了很多痛苦折磨之後,每一次新的痛苦,都既令人無法忍受又讓人感到微不足道。 ——揚·馬特爾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
許多人聰明反被聰明誤。人笨拙不要緊,只要肯腳踏實地地慢慢做,慢工出細活,從笨拙中啟發的靈巧聰明最能靠得住。所謂笨拙者,為學不求急取,做人不想巧取,穩穩噹噹,本本分分地做人做事。 《包容的智慧》
生命在於經歷,一步一步地經歷,一段一段地實踐。 ——評論員 李煒
懂得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憂愁,人際交往其實就是相互分享意見和態度的過程。
真正的實體都是有瑕疵的,只有贗品才會讓人覺得完美無暇。
美德猶如名香,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,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。 (BY培根)
“生命征服生命。聲音漸漸消失。有些事總是下落不明,來不及記住。”(BY 曼德爾施塔姆)
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兩種,一種是與別人交流,一種則是獨處。前者一直被認為是人的生存之本,然而,後者卻是立足之基,孤獨,是一個內心整合的過程,能讓自己清醒的看世界,也能讓自己理性的看自己。 —— 周國平《靈魂只能獨行》
”時間永遠是旁觀者,所有的過程和結果,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。”
忙碌的初衷是為了心的滿足與幸福,靈魂有時也會在追逐中疲憊,人一旦疲憊,情緒就會導致心理的失衡。那麼辛苦的穿梭於鋼筋混凝土之間,到底為的是什麼?當有一天靜靜內省,感受著自己當下的幸福和快樂。才發現,對物質的慾望是永無止盡的。如果貪著太多,容易不擇手段,誤入歧途,所以要學會適可而止。
一個人,最重要還是活得好。只要活得好,從前所有的委屈,所有的傷害,所受過的白眼,一切恩情愛恨,後來的一天,都付笑談中。曾經的傷痛、曾經掉過的眼淚,不過是生命中無可避免的歷練。
無論做什麼事,只有出奇才能製勝,這是一種上乘的做事心態。出奇就是想別人所沒有想到的,做別人所沒有做到的,只有這樣,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而要出奇,就必須打開封閉的頭腦,也許一個新的創見,就可能改進我們的工作業績,改變我們的生活。想讓工作枯燥乏味還是充滿快樂?恐怕沒有人願意選擇前者。其實,工作就是工作,它永遠不可能像休閒度假一樣充滿了新奇和喜悅,關鍵是你如何在其中尋找並創造快樂。只要你真的去尋找了,快樂就會降臨!
不要把幸福當成金錢和地位去追求,我們需要用一種極為負責的態度去審視生命,對人生負責。學會把苦難當做資本,慎重沉穩地做好每一件事,在不斷付出中收穫快樂。請記住絕境中微笑著的臉和奮鬥的姿態,那源於一種認真樂觀的生活態度。
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